Announcements

Home - Announcements - News
  

News

Back to News Listing

「云·游中国」布洛陀:壮家的“始祖”,悠扬的史诗神话

Posted: 14 Nov 2023

 

 

「云·游中国」布洛陀:壮家的“始祖”,悠扬的史诗神话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名录

名称:布洛陀

编号:Ⅰ-2

类别:民间文学

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

 

 

布洛陀,中国广西百色敢壮山地方传统民间文学。在古老的传说中,布洛陀是壮民族开天辟地、无所不能的创世始祖。据壮族创世经诗《布洛陀》记述,布洛陀是壮族的“祖公”,是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创世神。布洛陀文化是壮民族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内涵包括壮语、麽教、稻作文化、壮族干栏、壮族传统服饰、壮族民间祭祀、壮族传统婚俗、壮族民间故事、壮族山歌、壮族铜鼓、壮锦、壮族传统节日等等。

 

01 历史渊源

 

 

从史诗这种艺术形式发展演变的规律推断,壮族先民最早流传的布洛陀神话,应该是散文体,后来,为了便于传唱和记忆,出现了诗歌体的布洛陀神话传说,发展成了今天的布洛陀史诗。作为神话传说,《布洛陀》包括了宇宙形成、人类诞生、文化起源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既是壮族先民历史的影子,也是壮族原始宗教信仰的产物,其诞生的时间很早,至迟不会晚于原始氏族社会后期。作为布洛陀史诗,同其他民族的史诗一样,在传承过程中,加进了很多新的内容,形成了今天的体系。

 

02 艺术形式

 

内容架构

 

 

《布洛陀经诗》的内容从性质上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创世神话”“伦理道德”与“宗教禁忌”。它的学术价值是多方面的。

 

《布洛陀》的内容包括“布洛陀创造天地”“造人”“造万物”“造土皇帝”“造文字历书”和“造伦理道德”六个方面,反映了人类从茹毛饮血的蒙昧时代走向农耕时代的历史,以及壮族先民氏族部落社会的情况。根据已整理的版本,全诗分为四个部分,共十九章:第一部分是“开头歌”,分为礼歌、问答歌、石蛋歌;第二部分是“创造歌”,分为初造天地、造人、造太阳、造火、造谷米、造牛;第三部分是“治理歌”,分为再造天地、分姓氏;第四部分是“嘱咐歌”,整部史诗结构宏大,内容丰富,构思别致,充满了丰富的艺术想象和强烈的浪漫色彩,它以诗歌的语言和形式,生动地叙述了天地日月的形成、人类的起源、农作物的栽培、牲畜的饲养,以及远古先民的生产,歌颂作为壮族始祖布洛陀创世的仁功伟绩。

 

艺术特征

 

 

《布洛陀经诗》,它唱诵壮族祖神布洛陀创造天地万物,规范人间伦理道德,启迪人们祈祷还愿消灾祛邪,追求幸福生活。这部经诗贯穿着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意识。《布洛陀经诗》各篇都可以独立成篇,因其相当多的内容是创造天地万物的,可以说是“壮族的创世史诗”;因其唱词是民歌,又是在祭祀时喃唱的,故又可以说是“壮族宗教文学”。

 

《布洛陀》以诗的语言和形式,生动描述了布洛陀造天、造地、造太阳、造日月星辰、造火、造谷米、造牛等的“造化”过程,告诉人们天地日月的形成、人类的起源、各种农作物和牲畜的来历,以及远古时期人们的生活习俗等。

 

传唱方式

 

 

大约从明代起,在口头传唱的同时,《布洛陀》也以书写的形式保存下来,其中有一部分变成壮族民间麽教的经文。《布洛陀经诗》原手抄本全部是用古壮字书写,诗是壮族民歌五言体、押韵。在内容上,融壮族的神话、宗教、伦理、民俗为一体,思想深奥、字义艰涩;在形式上,由于千百年来的传唱加工,语言精炼工整,有韵律,朗朗上口,其中保留了好多古壮语、宗教语,为当今所无。

 

布洛陀史诗至今仍在人们口头传唱,主要流传于红水河流域和右江流域。在民间,布洛陀史诗的传唱比较随意,演唱场合没有太多的限制。

 

演唱方式

 

 

作为壮族一部古老而内容丰富的创世史诗,布洛陀史诗主要流传于广弭 (mǐ) 红水河流域、右江流域及左江流域的广大壮族地区,云贵南、北盘江流域的壮语和布依语地区亦有流传。除一般的口头流传(一般的口头传唱内容多不完整),许多地方都有手抄本,且多为巫师或道公保存。

 

平时在民间,一般是逢全寨或全族性的喜庆,或者重大节日才开唱,还必须唱全诗,而且要请最高明的巫师或歌手来唱。在举行这项活动的时候,每个人都务必以极其严肃的态度和无比虔诚的心情来参加。演唱者必须事前认真做好准备,不仅要再温习诗的内容,而且要“戒嘴”与“修身”七天,可见其要求之严。凡能从头至尾喃唱,一句不漏、一字不差者,便被誉为“歌王”,深受人们的尊敬和夸奖。据说过去曾有人用一头牛作为学费,翻山过岭去向负有盛名的歌王投师,请他传教“布洛陀”。

 

《布洛陀》创世史诗和歌颂布洛陀创世业绩歌谣,可以说是壮族先民的一部原生形态的百科全书,其中里面保存着壮族先民对客观世界、对自然环境的幼稚认识,保存着壮族先民和自然界作斗争的历史,凝聚着壮族先民千百年来在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所积累下来的智慧和经验。

Back to News Li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