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ouncements

Home - Announcements - News
  

News

Back to News Listing

「云·游中国」峨眉武术:一招一式一武林,一山一人一世界

Posted: 29 Aug 2023

 

 

「云·游中国」峨眉武术:一招一式一武林,一山一人一世界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名录

名称:峨眉武术

编号:Ⅵ-23

类别: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地区:四川省峨眉山市

 

峨眉武术是中国传统武术流派之一,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峨眉武术是起源于四川省峨眉山地区并广泛流传于整个四川省乃至中国西南地区的武术的总称,门派有八十多个,拳种、拳路成百上千,为中华武术三大流派之一。

 

01 历史渊源

 

 

孕育上古,源起春秋:关于峨眉武术的起源,把成型期统一界定为春秋时期的战国。而峨眉武术缘起于古巴蜀,孕育时间可溯源到上古时期,古巴蜀人信奉神秘的神巫文化,崇尚养生之术。在众多的地方史志中巴蜀先师“彭祖”被信奉为巴蜀武术的拓荒者。

 

形于战国,郅 (zhì) 隆南宋:受神巫文化影响,历史上有不少文人方士为修道成仙深居峨眉山。“据方志载:‘战国白猿,动灵子,字衣三’”,创编了一套攻守灵活的拳术——“峨眉通臂拳”。史料中的“动灵子”就是白猿祖师司徒玄空,司徒玄空不仅创编了通臂拳术还创编“猿公剑法”,而“猿公剑法”正是当代“峨眉剑”的雏形。明代将领唐顺之曾在《峨眉道人拳歌》中谈到:“道人之术,乃山中白猿授,其法变多幻,快如闪电”。“峨眉通臂拳”的创建,不仅对峨眉武术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彰显巴蜀武术与众不同的文化特性。

 

 

盛世明清,鼎力中华:明末清初是中华武术发展的高峰,也是峨眉武术的成熟发展期。峨眉武术经历了中国南北文化的融合,受到唐代武举制、元代选仕制和明清武举制及民间众多武术门派的影响,其传承的技法丰富多元,体系精深复杂。公元1606年~1646年,张献忠入川在成都市建立大西政权,大量的武术文化被带到四川省,并与巴蜀武术形成了历史上的大融合,促进了峨眉武术体系的完善,也使峨眉武术逐渐发展成为流传广、影响大的地域性拳种,成为家喻户晓、鼎立中华的三大武术流派之一。

 

弘扬当代,享誉国际:峨眉武术在国际也享有盛誉,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有“国际白眉武术联合会”、“峨眉武术馆”及“峨眉武术气功保健中心”等武术组织机构。从2004年以来,峨眉武术受到国际媒体的关注,韩国武艺研究所、韩国灵山大学跆拳道等组织机构曾到峨眉武术研究会进行武艺交流,韩国KBS电视台、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对峨眉派武术的传承和发展作了采访报道跟踪。

 

02 艺术特色

 

主要拳系

 

 

峨眉武术有架式工整,舒展,动作快速勇猛,各种腿法及跳跃,要求打拳即与人较技的“赵门拳”;有虚步高桩,刚劲有力,技艺上重擒、拿、挤、靠,贴身近打,腿不过膝的“僧门拳”;有以擒拿为主,配合功法打“草龙桩”、“沙袋”,操“滚筒”,阻止对手攻击的“杜门拳”;有刚柔并济,“不画圆不成拳,对方手来无法拦”的“岳门拳”;有动作刚猛,沉脚重手,并辅以发声助威的“洪门拳”;有以褂、拿、探、巴手法为主,手轻脚快的“化门拳”;有以字形取意,每式一字,以字练拳,以单操为主,运拳时以鼻呼气配合,发声助力的“字门拳”;有以意识运动肢体,以肢体进行攻防的“慧门拳”;有攻守进退皆侧身取势,身型中正,身法讲究吞、吐、沉、浮步法多闪展侧进,技击讲究以快制慢,顺势借力的“黄林派”等。峨眉武术各门各派各有特点、风格各异。

 

拳法特征

 

 

“刚与柔”、“快与慢”、“动与静”、“虚与实”、“高与低”与“轻与重”等均为峨眉武术拳艺的综合性表现,从而使峨眉武术更富有科学性、技击性。

 

“刚与柔”:峨眉武术练拳必须刚健有力,柔中寓刚,刚而不僵,柔而不软;“快与慢”:快与慢要相互依托,互为其根,有慢才有快,有快才有慢;“动与静”:动与静的矛盾关系是“以静为动为奇”;“虚与实”:是峨眉武术善用的原则之一,在散打时,常采用“避实击虚”,以巧制胜;“高与低”:是指动作结构上的变化要有高有低之变化;“轻与重”:表现在峨眉武术上是以形喻势的体现之一,讲究轻如蜻蜒点水,重如铁锤击石。

 

技艺哲理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而形成了众多的技术流派,峨眉武术除具有中华武术的普遍性之外,还独具有手法细密、一法多变、掌指兼用、身灵步活、拳脚生风、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等特点。在峨眉武术的发展过程中,拳师们不断地吸取各技艺流派技击精华,发挥机智灵巧、顽强勇斗精神,打法则以偏侧滚进、单边攻防、以巧制化、以小制大等特点,从而使其技艺不断创新、不断发展。这种在继承中华武术固有的防技击性和运动形式基础上,发挥四川人拳术技艺独特打法、使之扬长避短,从而使峨眉武术既有中华武术的普遍属性,又具有四川地方拳术的特殊属性。

 

峨眉武术通过与峨眉山的佛、道、儒文化相互融合,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它讲究刚柔相济,内外兼修,动作似快而慢,快慢相间,似柔而刚,刚柔相济,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道德价值与社会价值。

Back to News Li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