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ouncements

Home - Announcements - News
  

News

Back to News Listing

「云·游中国」汤看蟹眼初开鼎,叶煮莲须细入瓶

Posted: 21 Aug 2023

 

 

「云·游中国」汤看蟹眼初开鼎,叶煮莲须细入瓶

 

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

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

 

安溪色种属乌龙茶,色种中各品种茶的形、色、味各有特色。

 

01 品茶

 

安溪色种主要包括:“本山”、“黄金桂”、“毛蟹”、“梅占”等。

 

 

本山:茶条壮实沉重,梗鲜亮,较细瘦,如“竹子节”,尾部稍尖;叶底黄绿,叶张尖薄,长圆形,叶面有隆起,主脉明显;茶汤橙黄色,味清纯略浓厚,茶香类似“铁观音”而较清淡。

 

 

黄旦:又称黄金桂,茶条较细瘦,梗较细,叶柄窄;叶度叶张圆,头尾尖,呈棱形;叶面有光泽,主脉浮现,稍显白色;汤色黄或深黄,味清纯甘鲜,香气清高。

 

 

毛蟹:茶条紧结,梗圆形,头大尾尖,芽叶嫩,多白色茸毛;叶底叶张圆小,中部宽,头尾尖,锯齿深、密、锐而且向下钩;叶稍薄,主脉稍浮现;茶汤青黄或金黄色,味清纯略厚,略带茉莉花香。

 

 

梅占:茶条壮实,梗肥,节间长;色泽褐绿稍带暗红色,红点明;叶底叶张粗大,主脉显,锯齿粗锐;汤色深黄,味厚香浓,带线香香气。

 

02 溯茶

 

20世纪50年代开始,为了便于分类列等,安溪乌龙茶被分为“安溪色种”、“铁观音”及“乌龙”三个品类。除“铁观音”及“乌龙”外,其他品种均归入“安溪色种”。

 

 

1937年,据统计,“乌龙”品种占福建省安溪县产量的38%,大部已为“铁观音”、“毛蟹”等所取代,少量“乌龙”混入“安溪色种”出售。现“安溪色种”占安溪县“乌龙”总产量的80%以上。

 

据1983年资料,“安溪色种”在安溪县茶树栽植面积中,“本山”占12%,“毛蟹”占21.2%,“乌龙”占16.4%,“梅占”占10.5%,“奇兰”占2.7%,其他品种占21.2%。

 

03 游茶乡

 

安溪色种产于福建省安溪县,创制于20世纪50年代。

 

福建安溪

 

 

安溪县古称“清溪”,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厦、漳、泉闽南金三角西北部,隶属泉州市。安溪县有上千年的产茶历史,是“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安溪铁观音的发源地,位居中国重点产茶县第一位,以茶业闻名中国,号称“中国茶都”。

 

在安溪县,“明谷茶香”似是一条亘古不变的自然定律,季节参与塑造了安溪茶那芬芳迷人的“春水”,让人们在一盏清亮鲜活的茶汤里,能品尝到最丰盈最温情的韵致。

 

在安溪铁观音“魏说”发源地——西坪镇松岩村,沿着悠悠古道,跋山涉水,朝圣铁观音“母树”;在芦田镇福岭村,游茶山,品佳茗,尝茶餐,品读云岭之上的茶庄园,那是一个颜值、创意与科技全都在线的诗意栖居地;在官桥镇五里埔,已年届“古稀”的安溪茶厂,就像一位和蔼可亲的老者,将自己的传奇故事娓娓道来,跌宕起伏的情节,无不饱含着浓浓的家国情怀与沧桑变幻。

Back to News Li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