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ouncements

Home - Announcements - News
  

News

Back to News Listing

「云·游中国」衡阳窑:千年古窑,千峰翠色

Posted: 16 Mar 2023

 

 

「云·游中国」衡阳窑:千年古窑,千峰翠色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中国瓷器生产悠悠几千年,大大小小的瓷窑更是遍布大江南北。

 

从商周时期开始,无数匠人潜心烧造,才有了一件件独一无二的中国瓷器。它们或精巧秀雅,或浑厚质朴,或繁复华丽,凝聚着历代工匠的心血。

 

01 湖南省

 

湖南省瓷器文化贯通古今,似湘江之水生生不息。湖南省先民用勤劳的双手和令人惊叹的智慧,筑起一处又一处文化高地。

 

如今,湖南省传统制瓷业走上浴火涅槃的现代化转型之路,并一步步发展成为现代中国的又一瓷都。

 

02 衡阳窑

 

“衡阳窑”也称“衡州窑”,是湖南在唐宋时期的一处大型民间青瓷窑场。它有窑址一百多处,位于湖南省衡阳市郊湘江东西两岸,分属衡阳市珠晖区与石鼓区的茶山坳、金甲岭、新安、蒋家祠等地。

 

 

衡阳窑主烧青瓷,也有少数青白瓷和彩瓷。其所烧瓷器胎色以铁灰与紫灰色为主,釉质透明、开片,因早期不施化妆土,而晚期多施化妆土,故釉色亮度增加。

 

 

其器形有壶、罐、坛、瓶、缸、碗、盏、盘、碟、茶碾、渣斗、盂、尊等,也有猪、牛、羊、马头、龙头、乌龟等雕塑品。其装饰多采用刻花、印花、雕塑纹饰,个别有加彩书写文字。

 

03 衡阳窑瓷器鉴赏

 

五代 衡阳窑刻莲瓣纹大梅瓶

 

 

该器物小口,短颈,溜肩,肩部刻划莲瓣纹,腹部向下渐收,圈足略外撇。其胎体为灰胎,细腻坚致,釉色青黄,晶莹滋润,造型挺拔,十分大气。

 

刻莲瓣纹为衡阳窑晚期特征。晚唐至北宋时期,衡阳窑大量生产梅瓶,这是它与中国同时期的其他窑场在产品类型上的最大独特之处。

 

五代至北宋 衡阳窑刻莲纹青釉执壶

 

 

该壶敞口,长颈,溜肩,鼓腹,圈足外撇,肩部置一长流,对应一侧有一个宽带状的手柄。

 

其釉色青素恬静,造型雅致,釉面光泽明亮,壶腹采用北宋时期典型的装饰手法刻划莲瓣纹,线条优美流畅,显含蕴婉约之美。

 

宋代 衡阳窑刻莲瓣纹执壶

 

 

此壶喇叭口,粗颈,丰肩,深直腹,假圈足外撇,腹部用莲瓣纹装饰,内外施青釉,釉色青翠,釉光润泽。

 

宋代至元代 衡阳窑粉地褐绿彩绘侈口罐

 

 

该罐唇沿外侈,束颈,溜肩,长圆腹,平底,肩部饰两周凹弦纹。

 

其口沿及肩部满施绿釉,腹中部施白色化妆粉底色,底色上以褐绿色彩绘花卉纹一周,下腹部及底则施褐釉,胎色泛红。

 

衡阳窑的彩绘工艺既不是釉上彩,也不是釉下彩。其彩绘瓷器是一种在素胎上涂白色化妆粉,化妆粉上用褐绿两色彩釉绘花,表面不再罩釉,经过一次烧制而成的高温彩釉绘花瓷。

 

宋代 衡阳窑粉地彩绘瓶

 

 

该瓶小口折沿,长颈,溜肩,圆鼓腹,平底,颈部施绿釉,腹部则先施白色化妆粉底色,底色上以褐绿彩绘牡丹花卉纹,腹下部施褐釉,底部经修复。

 

五代 衡阳窑双鱼鋬青瓷壶

 

 

该壶为茶具,盘口,束颈,丰肩,圆鼓腹,矮圈足微外撇。它有饼形圆盖,珠形钮,盖下有一圆柱形短插,肩部附捏塑双鱼形鋬(pàn)及短流。

 

它通体施青釉,光素无纹,足底露胎。器物造型独特,胎质坚致细腻,釉质莹润,是衡阳窑的典型器物。

 

五代 衡阳窑青釉褐彩石榴纹温壶

 

 

该壶通高14.4厘米,口径5.3厘米,足径7.3厘米。壶身直口,短直颈,广肩,圆鼓腹,矮圈足稍外撇;盖直口,直壁,钮作莲花形,盖一侧有两个小圆孔。其胎体较薄,釉色青黄,足根露胎。

 

唐代 衡阳窑青釉瓜棱形穿带盖罐

 

 

此罐通高24.5厘米,口径8.8厘米,底径11.5厘米。罐身直口,短斜颈,溜肩,长筒形腹,胫部下收,大平底,瓶腹作四瓣瓜棱形,上下安装对称四系以便穿带。盖作覆碗形,盖两侧有对称双系。其胎色铁灰,胎体较重,釉色青黄,有细小开片,较易剥落。

Back to News Li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