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胎工艺盛行于唐宋时期,以唐代巩县窑和宋代当阳峪窑烧制的绞胎瓷器最为精美。北宋时,当阳峪窑继承和发展了唐代巩县窑的绞胎传统,将绞胎制瓷工艺发展到了顶峰。
绞胎装饰由胎而生,表里如一,五彩渗化,具有其特有的韵律,可谓巧夺天工。

金 当阳峪窑白釉红绿彩缠枝花卉纹罐
此罐高9厘米,口径7.2厘米,足径7厘米,出土于焦作老万庄金墓。
当阳峪窑是中国较早烧造红绿彩瓷的窑场之一,也是宋金时期烧造红绿彩瓷最为集中的地方。红绿彩瓷器是金代首创的品种,也是中国最早的釉上彩之一。
红绿彩是在已经烧成的白瓷上,用红、绿等颜料描绘花纹,再二次入窑低温烧制而成的。其颜色对比强烈,显得喜气洋洋,赏心悦目。
缠枝纹是中国古代传统纹饰之一,是瓷器上最常见的纹样,因其结构连绵不断,故又具有“生生不息”之意,寓意吉祥。

此枕以虎为造型,直接以兽脊为枕面。老虎正在休息却仍然保持着警觉,眼睛炯炯有神,背部、腰部和髋部自然起伏,卧姿放松舒展,尾巴自然地收拢在一侧,描画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