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之下,茶汤清新甘甜,幽幽花香淡淡显露,饮后回甘持久,生津绵延,好似品出春日山林的万物灵气。

02 溯茶
江山绿牡丹茶原名仙霞化龙茶,始制于唐代,在宋代元祐年间(1086年~1094年)已成为色、香、味俱佳的“三绝”珍茗。

据传,明代正德年间,明武宗朱厚照巡视江南,途经仙霞山皇息岭时,饮仙霞山茶后舌底生津,精神振奋,遂赐名“绿茗”并指定其为贡茶。
据清同治《江山县志》记载,苏轼在贬徙惠州时,龙人毛滂(字泽民,江山人)曾以仙霞山茶相赠。苏东坡在《答毛泽民书》中有:“寄示奇茗极精而丰,南来未始得也,亦时复有山僧逸民可与同尝,此外,但缄而藏之尔”。
.jpg)
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其诗友毛正仲(江山人)亦遗以仙霞山茶,苏东坡赋诗《谢赠仙霞山茶》致谢。
江山市自古即为名茶产地。著名作家、茶人王旭烽在《国色天香·江山绿牡丹》一文中提到,早在200多年前,大英帝国使者马戛尔尼勋爵曾称江山一带为“中国最好的茶叶种植区”。

1980年,色泽翠绿诱人的江山绿牡丹茶在江山市保安乡的化龙溪、裴家地、龙井坑等地问世。
1982年,中国商业部在湖南长沙召开的名茶评比会上,江山绿牡丹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名列第二,从此列入中国名茶之林。
03 游茶乡
裴家地村
裴家地村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保安乡,境内山脉斜贯东南,峰峦起伏,沟壑纵横,绵亘在浙闽茫茫群山之中。

蜿蜒盘旋的仙霞古道从裴家地村山脚下贴身而过,将仙霞岭的茫茫群山南北串联,使得仙霞古道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古茶道。

山谷之中,高低起伏的茶园在云雾的缭绕之下显得静谧安宁,泥土和茶的芳香随风阵阵而来,恬静淡雅之中平添了几分神韵,可谓一派隐居田园风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