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游中国」中国首批国家公园设立一周年!亮点有哪些?
10月12日,中国首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一周年。
一年来,中国国家公园已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亮丽名片,在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新进展。那么其中有着哪些亮点?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01 自然资产保护的一盘大棋
2021年10月12日,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中国国家公园,开启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新篇章。
经中国国务院批准的这5个中国国家公园设立方案,范围涉及青海、四川、吉林、海南、福建等10个省份,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中国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中国国家公园设立的背后,是中国加强自然资产保护的一盘大棋。

多年来,中国可以算作自然保护地的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源保护地、地质公园、水利风景区、自然保护小区等多种类型,分属十几个部门管理。

中国自然保护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5%,加上其他类型的保护地,接近20%。自然保护地面积虽大,但分布格局不均衡。
2015年以来,中国陆续启动三江源、东北虎豹、大熊猫、祁连山、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神农架、香格里拉普达措、钱江源和南山等10个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提高自然保护地的保护效率和系统性。
02 中国首批国家公园取得生态保护新进展
过去一年里,中国首批国家公园在生态保护方面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成绩单?
三江源中国国家公园将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区域全部纳入保护范围,再现源头千湖美景,藏羚羊、藏原羚、藏野驴等野生动物数量大幅增长。

▲三江源中国国家公园
大熊猫中国国家公园将原分属73个自然保护地、13个局域种群的大熊猫栖息地连成一片,较好解决了栖息地破碎化、互不连通、保护空缺等问题,中国野生大熊猫总数量的72%得到了有效保护。

东北虎豹中国国家公园畅通野生动物迁徙通道,东北虎、东北豹种群数量分别达到50只以上、60只以上,“虎啸山林”得以重现。

海南热带雨林中国国家公园雨林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近两年新增3只海南长臂猿,野外种群数量增加到目前的5群36只。

▲海南热带雨林中国国家公园
武夷山中国国家公园实现了对武夷山自然生态系统以及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的整体保护,近3年新发现物种14个。

▲武夷山中国国家公园
5个中国国家公园正式设立一年来,基本实现了跨区域、跨流域的统一管理和科学保护,促进了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的融合,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02 中国将建立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
目前,中国已建成5个中国国家公园,总面积约23万平方公里。中国国家林草局表示,中国将建立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

综合考虑自然地理格局、生态功能格局、生物多样性和典型景观分布特征,中国编制了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遴选出50个左右的中国国家公园候选区。
遴选出的中国国家公园候选区总面积约占中国国土陆域面积的10%,将保护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和80%以上的中国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

中国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唐小平表示,中国将优先在秦岭、黄河口、南岭等生态重要区域创建并设立中国国家公园,在青藏高原构建中国国家公园群,积极、稳妥、有序建设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

目前,原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和黄河口、秦岭、南岭、羌塘、卡拉麦里等12个中国国家公园候选区正在积极开展创建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