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游中国」霍童线狮:线索起舞动乾坤
.png)
霍童线狮现留存于中国福建宁德霍童镇,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霍童线狮又称霍童抽狮,当地人称之为“打狮”,是一种独特的民俗游艺表现形式,也是一种独具风格的杂技节目。
01 线狮百态
霍童线狮主要通过头索、尾索及腮索的拉动,使表演台上的线狮摆出坐立、蹲卧、摆首等姿势,集文功、武功于一身,诙谐轻巧,动静结合。
早期的线狮表演沿途行进,边走边舞,后来转变为固定台表演。
.png)
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实践性创造,线狮的表现力越来越丰富,能表演坐立、蹲卧、苏醒、伸展、登山等各种不同姿态,仅狮子戏球就有寻球、追球、得球等动作。
狮子所有的动态表演,全凭艺人们集体的操纵和密切的配合加以实现,加之灯光变幻、打击乐强弱等配合,线狮百态千姿,栩栩如生。
.png)
02 线狮起源
霍童线狮源于明嘉靖39年,由民间的单狮表演逐渐演变为如今的三狮表演。
.png)
据历史传说,隋代谏议大夫、开山大祖黄鞠公为霍童灌溉村田,造福子民,当地人们举办“二月二”灯会的方式来纪念他,线狮表演即是“二月二”灯会中最具特色的节目之一。
.png)
1956年,霍童线狮参加福建省群众业余文艺汇演,当即轰动全城,荣获创作奖、表演奖;1988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播放霍童线狮专题节目,誉之“堪称一绝”。
03 线狮制作
线狮表演之前,从舞台制作、灯光效果配置到绳子布局均由人工操作。
.png)
狮子全身由多种材料制成,以竹篾为框架,里面填充棉花、布料、橡胶等材料,狮毛则用特殊的彩色塑料丝制成。
.png)
线狮所衔的球精致灵巧,大球网筐内套有旋转自如的小球,小球配有灯光,在夜里闪闪发光,犹如点点繁星。
经过历代中国民间艺人的改革,线狮的体积从最初的小如木偶发展到如今的庞大沉重,结构由简单变得复杂,制作工艺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