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ouncements

Home - Announcements - News
  

News

Back to News Listing

「云·游中国」蓝夹缬,迷人的中国蓝

Posted: 30 Nov 2021

 

 

「云·游中国」蓝夹缬,迷人的中国蓝

 

蓝夹缬(xié),中国传统印染“四缬”技艺之一,是中国雕版印染、印刷的源头。

 

它是浙江省民间手工技艺瑰宝,曾普遍流传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至今仍在苍南县以及瑞安和乐清两个县级市得到较好的保护和传承。

 

 

01 历史渊源

 

夹缬起于秦汉时期,盛于唐宋时期。据史料《二仪宝录》记载,夹缬“秦汉间有之,不知为何人造”。

 

 

夹缬曾是唐代流行的印染工艺,唐明皇曾将其馈赠给遣唐使。

 

至元、明时期,夹缬向单蓝色转化,最后仅在浙江南部地区保存下来,以温州为中心,向台州、丽水等部分接壤地区辐射。

 

温州完整保存了雕版、制靛、印染等工艺流程。20世纪70年代,原遍布温州各县的蓝夹缬染坊陆续歇业。

 

 

1997年,汉声杂志社对蓝夹缬进行了田野调查,并出版了《夹缬》专辑,第一次向外界宣布夹缬工艺依旧有活态的存在,使得浙江省南部地区的蓝夹缬引起广泛关注。

 

02 工艺特征

 

流程特征:以雕版紧夹织物,浸于染液中而完成的蓝夹缬,其技艺包含了织布、制靛、雕版刻制、印染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烦琐的程序,各个程序讲究技巧、工艺精细。

 

 

纹样特征:蓝夹缬以戏曲人物为主要纹样,剧种涉及昆曲、京剧、乱弹等。其纹样特征为研究戏曲以及民俗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使用特征:蓝夹缬在浙江南部地区是婚嫁必备物品,和生活密不可分。

 

 

03 工艺流程

 

蓝夹缬的制作包括花版雕刻、靛青打制、夹缬以及印染。

 

花版雕刻是蓝夹缬制作工艺的关键。雕花版,选择木材是首要,可供选择的有枫树、杨梅树、棠梨树和红柴。

 

 

靛青打制的流程包括浸泡、加灰、打花、沉淀等几个步骤,打靛过程要求高,讲究技巧。

 

夹缬,即两块刻有花纹且互相吻合的花版,夹住织物进行染色。

 

 

印染是蓝夹缬的最后一道也是最为关键的一道程序。

 

 

Back to News Li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