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第一灯会——秦淮灯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名录
名称:秦淮灯会
编号:Ⅹ-50
类别:民俗
地区:江苏省南京市
秦淮灯会
秦淮灯会是历史上流传于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活动,又称“金陵灯会”,主要集中在每年中国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举行。
其有“天下第一灯会”和“秦淮灯彩甲天下”的美誉,是中国唯一一个集灯展、灯会和灯市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型灯会,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民俗灯会。
.png)
起源与发展
秦淮灯会的历史源远流长,据记载,早在南朝时期,都城南京就出现了举办传统元宵灯会的习俗,其盛况堪称中国之冠。
唐代时,秦淮灯会得到了迅速发展,明代时达到了鼎盛。
明初洪武帝朱元璋在南京倡导元宵灯节活动,南京逐渐开始享有了“秦淮灯火(彩)甲天下”的美誉,秦淮河悬挂花灯的画舫(俗称“灯船”)随之蜚声天下。
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秦淮灯会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一直是历代南京民众辞旧迎新、祈求吉祥、喜庆热闹的社会文化空间。
秦淮文化是古老的金陵文明的代表,秦淮灯会则是传承秦淮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png)
历史上的秦淮灯会主要分布在南京秦淮河流域,20世纪以后它主要集中在夫子庙地区,目前已经扩展到“十里秦淮”东侧五里地段,核心区域包括夫子庙、瞻园、白鹭洲公园、吴敬梓故居陈列馆、江南贡院陈列馆、中华门瓮城展览馆及中华路、平江府路、瞻园路、琶琵路一带。
2006年5月20日,秦淮灯会被列入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活动形式
秦淮灯会主要表现为张灯结彩、尽情观赏、歌舞狂欢等,是本土与外来文化长期渗融的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现象。
.png)
在秦淮灯会时,人们通过扎灯、张灯、赏灯、玩灯、闹灯等诸种形式不断地营造出“万星烂天衢,广庭翻人潮”的美好意境。
与此相辉映的其他民间文化艺术门类如南京剪纸、空竹、绳结、雕刻、皮影、兽舞、秧歌、踩高跷等也随之得到迅速发展,进而对中国其他地区的民间文化和民俗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
.png)
第三十五届金陵秦淮灯会
2021年2月4日(农历腊月廿三),秦淮灯会正式亮灯。每年秦淮灯会开启以后,整个夫子庙地区便呈现出五颜六色的花灯海洋,可谓是“火树银花不夜天,疑似瑶池在人间。”
夫子庙、老门东、白鹭洲公园等多处灯组,五彩斑斓、晶莹剔透、璀璨闪耀、流光溢彩、灯火阑珊、美轮美奂,洋溢着浓浓的中国年味。
.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