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随良义 云游中国——良义联袂相声名家姜昆老师为您讲述故宫故事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成为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
关于故宫一直有着各种故事和传说。
琉璃瓦
故宫屋顶之所以看上去特别干净光洁,是因为琉璃瓦在阳光下反光,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鸟类在瓦面停留。
.jpg)
神武门
神武门,是紫禁城北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玄武门,取古代“四神”中的玄武,代表北方之意,后因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改名为神武门。
角楼
角楼是紫禁城城池的一部分,它与城垣、城门楼及护城河同属于皇宫的防卫设施。
关于角楼的建造有这样一个传说。
明朝永乐皇帝朱棣一天做梦,梦中宫殿的角楼由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组成。于是,朱棣特意要求管工大臣要在北京紫禁城的四个犄角上,盖四座这种结构的角楼。
管工大臣到了北京以后,就把各家大建筑厂的工头、木匠们都叫来,跟他们说了皇帝的旨意,限期三个月,叫他们一定要按期盖成这四座角楼。
.jpg)
这可难坏了老师傅们,因为谁都没见过这样复杂而又造型精美的角楼。
正当大家在发愁的时候,有一位木匠师傅见到一位卖蝈蝈的老人,正挑着很多蝈蝈笼子走街串巷的叫卖,他就买了一个蝈蝈笼子来解闷。
没想到,仔细一看,这重重叠叠的精巧的蝈蝈笼子,不多不少,恰好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于是角楼便由此设计出来了。据说那位老人,就是显圣的鲁班。
当然,以上只是一个传说。紫禁城的四座角楼,继承了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灵活多变的传统作法,使用功能和装饰效果得以巧妙地结合,展现出中国古代匠师们的高超技艺和才能。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