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中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中国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多次提到“旅游”,旅游将迎来发展新机遇。
报告中提出:
(一)五年来,中国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出境旅游人次由8300万增加到1亿3千多万。
(二)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稳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推进“厕所革命”。
(三)积极扩大消费和促进有效投资。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
报告既肯定了中国旅游发展取得的成绩,也明确了下一步攻坚的方向——发展优质旅游,让百姓更有获得感。
再提全域旅游 巩固建设成果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全域旅游,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国国务院对旅游行业发展的充分肯定,标志着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已经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不再是旅游部门的事,而是上升为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建议的重要工作。
乡村厕所革命 明确发力方向
“厕所革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令业界倍感振奋。中国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农民文明素养的提升都是很重要的内容,“厕所革命”无疑对此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在乡村开展“厕所革命”,可以解除游客的顾虑,提升乡村旅游舒适度,让游客乐意来、反复来,从而更好地发挥旅游扶贫、富民作用。
降低门票价格 突破门票经济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这不仅是顺应大众旅游趋势、惠及民生之举,在客观上也顺应了全域旅游发展的趋势。不过,门票价格降低可能会对景区产生一定影响,但是也提醒景区,不要过度依赖门票经济,而是要着眼于提升服务质量、开发旅游产品,把这些都做好了,自然可以吸引更多游客。“这也倒逼景区要探索多元盈利模式,降低门票价格,最终让利给老百姓。”庹庆明说。
降低门票价格的同时如何兼顾区域发展差异,如何有效应对降价后需求上升带来的接待压力和可持续发展压力,非热门国有旅游景区在降低门票价格后如何更好地通过市场化来推动有序发展,都是不小的挑战。(首席记者沈仲亮本报记者王洋李志刚本报实习记者沈啸)